美国政府考虑要直接砸钱扶持英特尔了,问题是钱从哪来?最新消息显示,可能来自三年前出台的《芯片法案》。
美东时间8月15日周五,媒体援引知情者的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至少部分使用《芯片法案》提供的资金用于收购英特尔的股份。相关讨论仍处于早期阶段,资金来源和具体结构尚未确定。有几种可能的选择,包括将英特尔获得的现有该法案拨款转换为股权,或是获得新的拨款,亦或将该法案的拨款结合其他融资。
消息传出后,英特尔股价本周周五开盘后保持涨势,盘初曾涨5.3%,特朗普称两周内宣布半导体关税后涨幅曾收窄到约1%,后扩大涨幅,午盘时一度涨约7.5%,最终收涨逾2.9%,在周四传出美国政府考虑直接入股英特尔的消息后,股价两日累涨10.5%。
若特朗普政府果真前所未有地动用《芯片法案》的资金入股英特尔,将进一步凸显其在关键行业采取更直接干预措施的意愿。分析师认为,政府对英特尔的直接干预对于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尽管这种做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府与私人企业结合的治理风险。
《芯片法案》成为资金来源据本周五的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讨论的核心是如何利用《芯片法案》资金为收购英特尔股权提供资金。
媒体获悉,具体的资金来源仍在讨论中,商谈的形势还在变化。尚不清楚相关方案是否涉及将英特尔现有的《芯片法案》拨款部分或全部转换为股权,还是从更广泛的资金池中分配新资金,或是将该法案的资金与其他融资渠道相结合。
英特尔原本就被视为芯片法案资金的最大受益者,已获得79亿美元的商用半导体制造业补助和多达30亿美元的美国国防部“安全飞地”项目资金。根据2022年问世的《芯片法案》,英特尔还有资格动用额外11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
《芯片法案》英文名为Chips and Science Act,于2022年8月由时任美国总统拜登签署,它为美国半导体制造及相关产业提供了390亿美元的补助,还赋予了政府750亿美元的贷款授权。
今年1月拜登在任的最后几周,美国商务部最终批准了超过330亿美元的补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美国芯片计划办公室已宣布325.42亿美元的拨款以及55亿美元贷款,用于资助32家企业的48个项目。
媒体称,特朗普政府正寻求快速部署闲置的《芯片法案》资金,投向其认为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行业。
政府直接干预意义重大任何协议都将在英特尔大幅削减支出和裁员之际为该公司提供财务支持。这是特朗普政府对关键行业进行直接干预的最新举措。
今年,包括芯片在内的一些行业已有美国政府资金干预的身影,比如:
6月批准日本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时,美国获得了所谓的“黄金股(a Golden Share)”,赋予政府对关键决策的否决权;7月,美国国防部宣布以4亿美元收购本国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 Corp.的优先股,将成为持股约15%的该司最大股东。本周稍早,特朗普政府确认,和另两家芯片公司英伟达以及AMD达成协议,从他们对华出售的某些芯片中获得15%的收入。华盛顿智库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CNAS)的高级研究员Geoffrey Gertz表示:“过去几个月,我们看到(特朗普)政府在参与经济方面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采取了更加实际的产业政策。这似乎是当前美国在这些关键行业的产业政策方向。”
分析师观点分歧对于特朗普政府直接入股英特尔这一可能的行动,科技业分析师存在意见分歧,有人认为政府出手可以理解,有人担心带来风险。
D.A. Davidson的科技研究主管Gil Luria本周五表示,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政府对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他说:
“我们都是资本主义者,我们不希望政府干预和拥有私人企业,但这关乎国家安全。”
Luria指出,这样的交易是复兴英特尔必需的,也是减少美国依赖三星和台积电等公司制造芯片所必需的。他表示:“英特尔几十年来有很多机会把事情做对,但它没有。所以我们需要干预。政府介入会给英特尔带来不公平的优势,如果政府要这么做,它肯定想从中分一杯羹。”
而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管理和企业传播教授Paul Argenti表达了担忧:
“很难想象究竟该如何运作,而且,就政治与私营企业的联姻而言,这是史无前例的。半导体无疑确实是一项战略性的资产,可政府作为股东带来了真正的治理风险。”
媒体指出,此前的经历显示,美国政府对关键行业的持股并非总是有利可图。政府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对AIG的投资最终获得了回报,但政府大约在同期对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Ally Financial的救助却让纳税人损失了约100亿美元。此外,政府也没有从五十年来对客运铁路公司Amtrak的支持中获得任何利润。
Argenti警告:“实时挑选赢家存在重大风险。如果英特尔能成功,这将看起来像是一个天才的、有远见的举措。如果不能,它就会成为一个代价高昂的政府越权教训。”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正规股票平台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